我們與「數據」的距離

我們與「數據」的距離
職場 行銷

我們與「數據」的距離

我們與「數據」的距離

最近應邀參加幾場演講,被要求的題目方向是「數據賦能行銷」,而聽眾大多是經營者或中高階主管。從溝通效率的角度,如果可以透過這個機會,讓有決策權的聽眾能更了解數據的重要性,進而思考運用的可能當然是令人開心的事情,但隱憂是數據對他們來說,可能就是存在硬碟裡的陳年資料甚或是放在後面鐵櫃中的厚重文件。

回想約莫在2015年,大數據就像現在的元宇宙,被討論的非常熱鬧,各式的大數據專家爭相發表意見,新創公司摩拳擦掌準備搭上大數據列車展開一番新事業,而科技公司也頻頻喊話要用AI技術判讀數據做預測與分析…。然而大數據的應用沒有立即起飛,直到2020年左右,行銷科技(Martech)成為討論議題後,大數據的應用才開始規模化的展開。這五年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?為什麼大數據的熱潮需要沈潛幾年才開始發酵?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,是在當時大家有點高估了AI的能力,期待AI可以做到數據解讀與預測,提供商業洞察,看到以往沒有發現的隱藏機會點。但AI即使在2022年的現在,還是扮演輔助的角色,大家在談的是如何人機協作。試想2015年的時空背景,要如何期待AI做到商機的預測?

除了科技進步增加數據賦能行銷的可能性之外,大環境的改變也是一個讓品牌不得不重視數據的重要關鍵。隨著隱私權保護越來越受到重視,以往數位廣告獲利的黃金方程式「運用Cookie紀錄使用者行為,提供給媒體作為廣告投放依據的方式」,將隨著Google宣布2024年Cookie退場而消失,許多品牌提前佈局,運用各種方式開始搜集使用者的數據,企圖建構屬於品牌方的「一方數據」。這樣的趨勢,對於資源有限的中小企業來說,是一個可以理解但窒礙難行的狀況,主要原因有三:

一、  對於數據保護的迷思

在傳統的數位觀念裡,數據是企業的機密資產,要讓外部人員有權限瀏覽與管理,對長輩們來說是很難被說服的一環,因為他們擔心萬一資料外洩企業無法承擔。殊不知現在的數據保存與運算,已經在成熟的加密與雲端技術下大幅提升安全性,不再是早年存放在一些不知名的機房那樣的資訊處理方式。雲端服務是Amazon最賺錢的業務,試想這樣頂尖的科技公司,會讓資安砸招牌嗎?他們比你更在意資安問題,會用最先進的技術保護好每一筆客戶資料。

二、  對於數據分析與管理的迷思

我在擔任行銷科技顧問的期間,拜訪過非常多的客戶,來接洽的大多是MIS的主管,從他們的臉上看到許多無奈。

對大多數的中小企業主來說,「數據=資訊=網路=IT」,他們認為這種工作應該歸屬在公司「搞電腦」的來處理,但這種人通常是MIS,他負責電腦軟硬體維護,可能是資訊背景,但要求他懂數據分析管理是不是太苛求?

三、  對於數據運用的迷思

可能是受到早年大數據熱潮的影響,許多老闆對於數據的期待都是「怎樣可以變現?」我想那些喊過「數據掏金術」或「擁有數據就是擁有埋藏的寶藏」這類口號的名嘴專家們會需要負點責任。要能妥善的運用數據,必須經過專業的數據清洗、分析找的機會點,再加上精準的行銷策略輔以對應的工具,才能說得上是運用。這些過程都是經過許多年的摸索,加上逐漸成熟的行銷科技工具才得以實現,絕對不是數據可以馬上變現的思考模式。

在近年協助品牌主進行數位轉型的過程中發現,數據運用已經開始呈現兩極化的現象。積極一點的品牌主,早就跟專業的數據服務團隊合作,從最基礎開始一點一滴累積數據資產,看到這邊各位可能會想問,如果剛剛提到的迷思很難突破,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他們醒悟?某天有個客戶問跟我說,他母親(據說超過70歲)到全聯買東西,回來很高興的跟兒子說,「我的全聯APP升級到全支付了,我也可以用手機到路易莎買咖啡」他非常訝異全聯的婆媽店員的超強執行力,可以讓有數位落差的長輩買單這個最新的服務。(當然送50點是關鍵啦)客戶問我,全聯為什麼要全力投資這件事?他們想要什麼?我回答他「對全聯來說,掌握自身顧客與這些顧客跨通路的數據,是發展數位服務最重要的一環,有了數據才能讓知道怎麼選供應商,怎麼滿足客戶…,不只是全聯,統一集團也在做,全家超商也在做」客戶聽完思考了幾天,請我介紹合適的團隊準備進入數據賦能的世界,因為他知道,這些財團沒有經過評估是不可能的投入巨大資源的,而中小企業只要跟著這個脈絡前進,或減低很多的學習成本。反觀思考保守的業主,還困在數據的迷思裡,等到想通的那天,可能也很難跟上。

希望大家能想想自己的品牌,跟數據的距離有多遙遠?不管距離再遠,只要開始前進,總有達到目標的一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