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EI 浪潮下的疑問:盲招徵才真的有用嗎?企業實踐面臨挑戰

DEI 浪潮下的疑問:盲招徵才真的有用嗎?企業實踐面臨挑戰
人資 職場

DEI 浪潮下的疑問:盲招徵才真的有用嗎?企業實踐面臨挑戰

為了打破學歷、外表及身家背景等先決條件,歐美與韓國企業於近年來掀起一波「盲招徵才」的浪潮。但盲招真的有用嗎?在追求公平競爭與弭平歧視的同時,盲招是否也為現有徵才策略帶來了不可忽視的衝擊呢?

在討論盲招之前,我們必須先認識「DEI 多元共融(Diversity, Equity, and Inclusion)」。

近年來,DEI 被企業視為最重要的趨勢之一,其提倡的「多元、平等、包容」理念已被  Google、Microsoft 及 Starbucks 等國際企業採納。受 Amazon Web Services 委託的 TechTarget 企業戰略小組,更是在收集全球超過 2000 份商業策略分析師的問卷後,發現提倡 DEI 的企業不只能營造更具多元性、平等和包容性的工作環境,還有助於提高創造力、創新性和員工滿意度。

TechTarget 更發現,當企業依照 DEI 理念制定招聘、培訓、升遷和其他人力相關的政策時,更有可能組成多樣化的團隊。也因為有了更多觀點和創意,產品開發與市場開發上將能更順利地進行,進而大幅提升業務績效和企業的競爭力。

然而,趨勢總逃不了被檢視的命運,DEI 的效果開始在近年來被質疑,尤其在徵才過程中,許多企業開始看到 DEI 的反效果。一份德國研究指出(Anonymous Job Applications in Europe),當雇主本身有歧視傾向時,盲招確實提高了少數族群的面試機會;而當雇主原本就傾向於面試少數族群的應徵者時,盲招卻降低了少數族群應徵者的面試機會,造成了反效果。

哈佛商業評論針對 DEI 議題發起討論,從決策者的角度出發,以三個問題精準切入,帶讀者思考盲招是否真的適合自己的企業:

Q1:在引進 DEI 概念之前,先想想我的企業在徵才時是否真的發生了避開面試少數族群的狀況?

唯有歧視存在,才有消除歧視之必要。企業必須釐清在徵才過程中是哪個環節需要改善,舉個例子,如果企業尚未招聘到「多元化的新進員工」,卻已經成功篩選出「多元化的面試者」,此時,盲招將不會對多元化徵才有任何幫助。反之,企業應該要試著優化面試過程和解決選才時的偏見問題。

Q2:我開的職缺是否需要具備某些程度的社會優勢,才能達到該職位所需的條件?

不可否認,社會資源的分配並不公平。具優勢的族群有更高機率就讀知名大學、獲得實習機會,以及取得碩、博士學位。因此,如果企業開的職缺需具備高資歷或學歷,例如:中高階管理主管,採用盲招政策則可能會產生反效果。

反之,企業應該考慮重新評估職缺的所需條件,或者直接將申請者的身份與資歷納入考慮,才能更人性化、更全面地評估申請者。

Q3:如果採用盲招徵才,我是否應該配合其他徵才策略一同進行?

從上述的研究中,我們得知盲招能提高少數族群的面試機會,卻沒有提及企業如何在面試與決策過程中也實踐 DEI 理念。哈佛商業評論指出,盲招需要配合其他的徵才策略一同實行,才能達到實際的多元共融

由哈佛大學心理系教授 Mahzarin Banaji 提出的「結構化面試法」建議企業把面試過程分成「準備期」、「面試」與「面後分析」三階段。

在準備期,企業除了準備問題外,也可依照企業的要求與期待設計評估表,以利面試時使用與後續評估。Banaji 也提出,若能量身訂做企業自己的履歷表格,將能更精準地了解面試者,並且更理性地評估面試者的能力與特質。面後分析階段,主管更是需要避免使用「Good fit(合適)」這類主觀詞彙來形容面試者,並防止在私下場合掀起討論人選的意見風向,才能更完整實踐盲招徵才的目的。

許多國際企業正以調整自身徵才策略的方式,因應著越發多元的社會,而盲招即為近年來實踐 DEI 理念的方法之一。視角回到台灣,也許我們並無像歐美、韓國等大程度地採用盲招徵才策略,但借鑑於此,國內企業的招聘策略乃至於經營理念必須跟上 DEI 趨勢,思索更客觀與更具專業度的經營策略,才能打開實現多元化的大門。

– 編輯 Stanley

When Blind Hiring Advances DEI — and When It Doesn’t 哈佛商業評論
The Business Impact Of Diversity, Equity And Inclusion 富比士周報
How To Conduct A Structured Interview 哈佛大學 戰勝隱性偏見計畫(暫譯)